主管单位: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管理平台 服务热线: 010-5880888 18888111100
主办单位: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管理平台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中医学不仅是一种传统医学,本身也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西学中”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其带来的深刻影响远不止于在促进医学发展上。
•学中医不仅是学医疗技术,更是在学中国传统文化。主动接受国学、国医的熏陶,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学习中医必须坚定中医理论自信、中医道路自信、中医疗效自信和中医文化自信。抱着持之以恒的决心学习中医。
西医学习中医,简称“西学中”,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医学教育模式。1954年,中共中央对《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做了重要批示,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大力开展西医学习中医,要鼓励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西医加入到整理祖国医学遗产的队伍中来,并且要和中医加强合作。1955年,根据中共中央批示精神,卫生部开始组织“西学中”研究班,提出“系统学习,全面掌握,整理提高”的方针。1958年,毛主席对“西学中”作出重要指示:“我看如能在一九五八年每个省、市、自治区各办一个七十至八十人的西医离职学习班,以两年为期,则在一九六零年冬或一九六一年春,我们就有大约二千名这样的中西结合的高级医生,其中可能出几个高明的理论家。”此后,“西学中”在全国全面开展起来。
“西学中”发展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一直备受国家重视,2017年开始施行的中医药法明确指出,“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西学中”教育培育了一批学贯中西的高层次人才,国医大师唐由之、陆广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沈自尹;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吴咸中;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等知名专家学者都参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学中”学习班,他们是“西学中”教育的优秀典范,对于加快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新时代、大健康、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亟须回答“西学中”教育的三大关键问题,即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么学?
1
为什么“西学中”
中医的医学模式更具生命力
中医整体观的内核是真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医倡导“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健康观,认为人的五脏六腑是一个整体,人的形体与精神是一个整体,人与环境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中医把生物、气象、地理、心理以及社会等诸多因素联系在一起,这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观点特别吻合,并且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和全面,因此中医是更具有系统思维的医学。
中医的生命观更具有先进性
西医从微观出发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而中医是站在宏观维度认识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医的生命观追求平和中正、和谐相处,即《黄帝内经》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的“治”重点不是对抗消灭,而是夯实本源、调和阴阳,从而达到阴阳协调平衡的状态,即脏腑的协调、形神的协调、人与社会以及自然的协调。西医很有必要汲取中医的系统维度来认识生命,在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突出整体思维。
中医的方法论值得借鉴学习
中医的理论是来自于几千年来诸多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临床疗效是检验中医理论的唯一标准,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思维值得西医学习。西医从微观认识人体,机制研究越深入,往往偏离临床实际越远。有西医学者提出,过去几十年现代医学所研究的大量靶点能用于临床的只有极少部分。所以西医提出转化医学的概念,希望将浩瀚的微观研究转化为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与技术。而中医的理论从来都不是直接来自于实验室,而是来自于临床,中医的研究是写在临床处方上的“真实世界研究”。
中医治疗复杂病有更多手段
得益于几千年来的临床实践以及经验积累,中医有极为丰富的治疗理论、技术以及临床案例,对于功能性、慢性、复杂性疾病有更多的治疗手段与经验。如失眠、带状疱疹的后遗神经痛、恶性肿瘤晚期以及中老年人常见的颈腰椎退行性病等,西医的治疗手段往往较局限,而中医通过汤药、食疗、针灸、推拿、拔罐等综合调治方法往往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整体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对于治未病有独到优势
西医对于疾病都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当患者有一些不适而又没达到临床诊断标准时,西医往往没有合适的干预手段。而中医擅长治未病,在未病先防、欲病救萌、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等方面都有优势。《黄帝内经》曰:“夫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药王孙思邈也认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中医在养生保健领域有诸多值得西医学习的地方。
中医药可辅助西医减毒增效
目前,抗生素滥用的情况比较普遍存在,一般的呼吸系统疾患可通过中医药治疗而得到控制,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中医药不仅本身疗效突出可以减少或者避免使用西医药,而且在辅助西医药减毒增效方面有可取之处。特别是对于西医放疗、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中医药的调理往往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医学不仅是一种传统医学,本身也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西学中”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其带来的深刻影响远不止于在促进医学发展上。毛主席指出:“对中医问题,不只是给几个人看好病的问题,而是文化遗产问题。”毛主席高度重视中医,不仅是当时医疗实际的需要,更是他对中华文化的深度认同与高度自信。2017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致2017年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的贺信中指出,“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外科学家汤钊猷认为应积极推进和实施“西学中”,“西学中”可“创中国新医学”,“中”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中医药,更深的含义是中华文化。
2
“西学中”学什么
学中医的“大医精诚”价值观
西医的价值观是救死扶伤,而中医“大医精诚”价值观有更丰富的内涵。中医不仅要求学者“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学成精湛的医术,更要求医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养成诚心治病救人的仁术。由于中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的美好愿景,在历史上诞生了很多有文化、有内涵、有意义的典故,如“扁鹊见蔡桓公”“悬壶济世”“杏林春暖”“橘井泉香”等。中医的价值观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值得西医学习。
学中医诊治疾病的思维方法
西医要学好中医,需要掌握中医诊治疾病的思维方法。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因发知受,基本原则是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动静统一。这些都是整体观念在诊断疾病上具体的应用。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最大的特点,辨治以病机为核心,做到病证结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都是在辨证论治原则下产生的治疗理论。中医讲“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又讲“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些都是中医辨治思维灵活性的体现。
学中医理法方药的基本理论
夯实的中医基本理论是诊治疾病以及确保临床疗效的基础。西医有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药理学、内科学等基础学科。中医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推拿学、中医治疗方法学、中医内科学等基础学科。要夯实中医理论基础,不能一味地去追求灵丹妙药、祖传秘方、专病专方与专病专药。筑牢根基,才能行稳致远,使中西医融会贯通,具备中西医临床能力。
学如何开具合格的中医处方
西医医生参加“西学中”的基本目标是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与技术,获得开具中医处方的资格。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对西医临床医师开具中成药以及中药饮片处方的资格条件作了明确限定,系统学习中医1年并考核合格的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或参加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2年以上“西学中”培训班(不少于850学时)并取得相应证书的可开具中药饮片处方。“西学中”培训的基本目标是使西医医师具有提供中成药、中药制剂、中药饮片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的能力。因此,西医需经系统的“西学中”学习,以获得实用的中医临床能力。
学名老中医丰富的临床经验
“西学中”有一条捷径是学名老中医的经验。中医的精华靠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言传身教从古至今都是学习中医非常重要的方式。西医医生不能像中医类专业的大学生一样接受系统的中医学高等教育,也不能获得大量的见习与实习机会。因此,中医理论基础以及临床技能整体偏薄弱,学习和借鉴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有助于较快速地步入中医之门,获得一定的中医诊治思维与技术。
学中医医疗保健的适宜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种类较多,如灸法、推拿、拔罐、刮痧、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等,这类外治疗法取材方便、方法简单、费用低廉、安全有效。这些简、便、廉、验的技术大多可以即学即会,培训后即可以给患者提供实用的中医医疗服务。很多西医医生以及护士都愿意学习中医适宜技术。此外,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也非常值得学习,如药膳食疗、传统运动功法等,这对于指导老百姓进行养生保健有重要的意义。
学中医蕴藏的深厚传统文化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考察时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学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经历了数千年的沉淀与发展,直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中医的精气、五行和阴阳学说、整体思维、三因制宜思想以及养生思想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体现。因此,学中医不仅是学医疗技术,更是在学中国传统文化。主动接受国学、国医的熏陶,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3
“西学中”怎么学
政策上借鉴50年代发展方针
从整体而言,“西学中”的政策可借鉴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系统学习,全面接受,整理提高”十二字方针。因为西医医生开始学习中医的时候,很多人容易用西医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来认识中医,容易生搬硬套、望文生义,如用西医的解剖理论来解读中医的藏象理论。学中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全面学习,才能避免不见全豹,所以一开始就要独上高楼。系统学习后,方能一瞥中医的“庐山真面目”,从而坚定学习中医的信心与决心,全面接受中医的思维与理论,更加努力地学习中医。从理论到临床接受系统中医培训后,方有可能整体提高。由于西医更具现代医学思维以及前沿的研究理念,因此更有可能推进中医药科研与创新,更有可能用现代医学技术来解读中医药学原理。
学中医必须坚定的四个自信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中医态度必须诚恳,不能带着傲慢的心态来学习。首先要热爱中医,抱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决心,学习效果必然要好得多。学习中医必须坚定中医理论自信、中医道路自信、中医疗效自信和中医文化自信。抱着持之以恒的决心学习中医,必将在“灯火阑珊处”探得中医之奥妙。
把握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都是研究的人体的生命问题、健康问题、疾病问题,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但两种医学的哲学基础、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以及技术方法是不一样的。中医、西医各有各自的优势,中西医结合需充分吸收两种医学的特长,并使之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所以中西医结合要做到“病证结合,优势互补,求同存异”。病证结合,即把西医辨病的优势和中医辨证的特色相结合。西医的诊断更客观精确,快速诊断疾病以后,更有利于发挥中医的特色与优势,使之更有规律可循。在临床治疗方面,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根本目的,把中医和西医在疾病治疗上的优势进行互补,取长补短以产生更好的疗效。中医与西医的理论不一样,不能牵强附会、强行结合,更不能用西医的评价标准来评判中医。求同存异,尊重两者之间的差异,才是科学的态度。
不断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孙思邈说:“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中医的理论有时讳莫如深,需不断加深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理解,方有可能悟透中医的“医源”,做到细水长流。中医最重视临床疗效,所有的疗效都是理论指导与经验积累的结果。因此,要知行合一,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理论是补充“源头活水”,不断夯实中医基本理论方能见得中医“庐山真面目”。
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学习中医的核心也在临床,故曰“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通过理论不断指导临床实践,同时,实践也在检验理论。在临床中学习,在学习中临床。孙思邈说:“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临床实践是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最好的途径。临床愈多,经验越丰富,疗效就有可能越好。学中医必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跟名师,读经典,勤于背诵
扎实的中医基本功非常重要,要多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业精于勤,要多背诵经典条文、方剂歌诀与中药功效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学中医的基础,“地基”牢固了才能“建高楼”。中医学博大精深,理论比较抽象和深奥,没有名师指点很难成大才。跟名师非常关键,“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特别是切脉、辨证以及配伍组方等技术都极其需要名师指点才能“开窍”。
苟日新,日日新,不断创新
纵观中医学的发展史,中医的理论始终在不断创新中完善与丰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问世后,医家们奉之为圭臬,形成了伤寒学派,自此治疗外感热证多以发汗解表为主。后来逐渐发现外感热证中有部分属温病范畴,这类疾病不适宜发汗解表,更需要寒凉清热,刘完素为寒凉派的代表,在其《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中已对伤寒和温疫病进行区别治疗,提出伤寒宜解表发汗,治用麻黄、桂枝之类;温疫病宜寒凉清热,用苍术白虎汤、滑石凉膈散、双解散、益元散之类。由于刘河间开寒凉清热治疗温热病之先河,故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之誉。到明清温病学派形成后,才真正将伤寒与温病严格区分开,形成了温病的理论与辨治体系,这是中医学的又一伟大突破。因此,学习中医不仅要传承精华,也要守正创新。